《风筝》教案,《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风筝》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风筝》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由来、演变过程以及欣赏风筝的艺术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在引导幼儿在探索、设计、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集体放飞风筝,在追、跑、喊、跳中充分享受放风筝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对风筝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基本结构等有全面的了解。

2、与幼儿一起,通过各种途径,如因特、书本、向他人请教等,共同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实物等。

3、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记号笔。

三、活动过程:

1、欣赏形态各异的风筝,感受风筝的艺术美。

(1)观察实物,自由交流,在看看、摸摸、比比之后,解决以下问题:

a.你看到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b.你最喜欢哪个风筝?为什么?

(2)教师:风筝是古代的一项发明,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艺术品。南通的哨口风筝更是世界一绝。

a.风筝左右对称的艺术美

b.风筝的历史演变过程

c.介绍南通的哨口风筝 (看录像),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并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3)二次欣赏实物,风筝的基本构造是平衡。

a.你放过风筝吗?说说你放风筝的故事。

b.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讨论:我想设计的风筝。

(1)欣赏电脑资料——美丽的风筝

(2)讨论:你想设计什么样的风筝?

3、制作风筝面,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放飞风筝,充分享受春天阳光、运动的乐趣。

《风筝》教案2

活动目标

一、欣赏各类风筝的造型与色彩特点,感受风筝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二、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在老师和同伴帮助下动手制作风筝。

三、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四、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五、感受风筝的美感。

重点难点

一、 欣赏时能从造型、色彩、质地几方面进行

二、制作时主动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一、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纸线圈、竹签、胶带、油画棒、水彩等。

二、可以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幼儿到户外放风筝,并且给幼儿看看风筝视频讲讲有关风筝的事。

三、风筝的课件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谈话,交流放飞风筝的感受(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双休日家长领幼儿放风筝)

1、双休日家长领我们放飞了风筝,能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吗?

2、相互说一说,你放的是什么风筝?你在家中电脑视频还见过什么样的风筝?

二、欣赏风筝,老师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质地等方面进行交流(小组内进行)老师巡视参与在有困难的小组。

1、这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样子的风筝?

2、风筝上有些什么图案 ?这些图案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

3、它们为什么要作出对称的?为什么要有尾巴?

4、这些风筝上有什么色彩?为什么要用鲜艳的颜色?

5、这些风筝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来制作?

6、你知道人们什么时候放风筝?为什么要放飞风筝?

7、你喜欢风筝吗?你想扎只风筝吗?风筝可以怎样制作?

三、观看课件,了解风筝的扎制过程。激发幼儿制作风筝的兴趣,你看到人们是怎样扎制风筝的?你想制作一只什么样的风筝?

四、操作环节,鼓励幼儿两或三人一组合作来扎制风筝

根据幼儿的操作水平,提供各种材料,有已经剪好外形的彩色纸,有已经做好的支架,也有没有做的,像竹签、水彩、线圈等等这些材料,也就是说,在提供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有半成品的、原材料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的选择材料,教师随机帮助和指导幼儿。

五、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户外放飞。

六、延伸活动

1、未做完的材料,可以放在活动区,幼儿可以继续制作。

2、成品风筝可以选择精致的放在活动区供幼儿欣赏

《风筝》教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放风筝,提高手眼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活性。

2、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的各种各样的’风筝。

2、活动前丰富幼儿放风筝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调动身心

手臂左右交替摆动,幅度由小至大,速度由慢至快,两脚分开,双臂像画“8”字那样挥动,一起往前走,再往后走,左右方向转动膝盖和腰部。

二、开飞机

1、引导语:我们来开飞机了

2、准备起飞(蹲姿)——起飞(走步到跑步)——升空(快速跑)——改变飞行方向(边跑边展开弯腰)

——穿过云层(边跑边展开身体)——到达目的地,降落。

三、放风筝

引导语:刚才我们学做了小飞机,飞机能在空中飞,那么还有什么也能在空中飞?

(1)幼儿自由玩风筝

引导语:想办法让你的风筝飞起来

教师观察幼儿牵风筝的手是否上举,手握风筝线的位置。

交流分享: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幼儿边讲边示范。

(2)幼儿再次放风筝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时间持续的长短及出汗情况,及时脱去外衣

引导语:刚才你们在放风筝时又什么新发现吗?

一起讨论谁的风筝飞得高,为什么会飞得高?

(3) 倒退走放风筝

引导语:现在,请大家想想,还有其他放风筝的方法吗?

交流分享:请1~2名幼儿表演

四、利用幼儿园的环境放风筝

五、放松活动

整理风筝

《风筝》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祝、幸、福”3个生字。

2、感受纸船和风筝给小熊、松鼠带来的快乐,并能通过朗读表达这种快乐,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教育是什么?就是为了发展学生: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在教学时,我以新课标指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教学思想,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字词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感觉,预习课文也是其中之一。在教学时,我把课前预习和课堂上反馈紧密结合。通过小老师领读、提醒伙伴容易读错的字音、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等形式,形成优等生带后进生,后进生追优等生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共同提高。

(二)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以“老师想到松鼠和小熊家去做客,向大家打听一下,小熊家住哪儿,松鼠家又在哪儿?”为切入口,让学生明白小熊和松鼠家的位置。能够帮老师解答疑问,学生无疑有一种成功感,他们就会用心去读,去理解,兴趣高涨。

又如,在教学第2至6自然段时,让学生体会小熊收到纸船时高兴的心情,我让学生进行换位检验: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熊,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

(三)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做到了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在教学中,我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在这节课上,我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小熊和松鼠高兴心情的语句,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有所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如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找找描写小熊心情的词语,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我就立刻抓住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再结合“注意表情”等要求,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四)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积极倡导新教改的大潮中,我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不但体现新的理念,更要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

首先,在导入新课的第一个环节,我就注意了学生“筝“的’读音,“筝”字单独出现出读一声,而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

其次,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同时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以上是我在上课之前的一些想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真心地希望各位老师能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纸船和风筝》教后反思:

去年这个时候,因为要参加双高课选拔比赛,我借班执教过《纸船和风筝》的第一课时。当时,虽然是借班上课,但这班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很好,所以执教下来,自我感觉不错。后来被推荐去县里参加双高课评比,因为要忙着准备县里的比赛,所以课后也没进行多少反思。

这次,我再次执教《纸船和风筝》,所不同的是,这次是我自己班的学生。虽然这个班级重新组建才一个多月,但我很喜欢这些孩子,他们在上课时所表现出来的投入,令我欣喜!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展示的机会,学习的机会,虽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我知道,有压力才有动力。感谢各位老师来听我的课,更感谢大家在听后对我的课能进行评课。真的,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让我从大家的评课中学到了不少,这是我以后继续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

《风筝》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厂家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小熊、松鼠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指名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教大枫叶,难读的句子划一划“……”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4个句子①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读

③评一评

2、找课文中的生字,圈一圈,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①4人小组讨论

②派代表把自己的方法汇报一下

③其他同学边说边举字卡

3、小朋友记生字的’办法太棒了,下面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大家,做一个游戏,这儿有一棵神奇的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摘果子,读对了,这个果子就可以乘上去师的纸船(点名读,逐字练习)

三、感知课文

1、现在老师就是小松鼠了,如果把这只纸船送给小熊,小熊肯定会(乐坏了)大家一起齐读第3自然段

①齐读第3自然段

②拿出小熊图片,看看小熊是怎样的表情?(很快乐)

③带着快乐的语气读一读

④师简笔画

2、大家看,松鼠又是什么表情?(也是快乐的)朗读第5自然段

3、刚才送去祝福的小朋友乐坏了,收到祝福的小朋友也乐坏了,这纸船和风筝给他们带去了快乐,我们一起朗读(1–6段,配上音乐)

4、是呀!纸船和风筝让他俩成了好朋友,当他们沉浸在快乐之中时,快乐没有了,可是有一天……(师范读)

5、小朋友,你想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读)

6、学生反馈

7、出示“漂流”“漂荡”这两个词语贴在哪儿合适呢?指生贴一贴,说为什么?

①风筝有风才会飘荡

②纸船有水才会漂流

③有感情地读读“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

④撕掉这两个词语,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读读第7段,想想他们是怎样的心情(难过的心情)

8、小朋友,这些难过的心情已经体会得很好了,你读到哪儿心里很受感动呢?(自由选择段落读)

9、指生读读,适当表扬

10、师读1-6段,生读后半部分

11、小朋友都为他们的故事高兴着、感动着,特别是最后一段,老题也深受感动,读一读

12、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在小溪里,心里都会默默地给小熊说一句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四、结束

还有许多小朋友想把心里的话说给大家听,我们下节课再来体会这种美好的感受吧!

《风筝》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尝试自己设计风筝的图案。

2.引导幼儿通过绘画、黏贴的方法制作风筝。

活动准备:

1.各种风筝的图片。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剪好的三角形彩纸、皱纹纸、线、蜡笔、胶水。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风筝。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2.幼儿讲述图片上的`实物。

3.师:有什么样的风筝?

4.引导幼儿说说各种不同风筝的外形。

5.师:风筝上面还有漂亮的图案呢,有些什么图案呢?

6.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二、介绍材料,讨论制作。

1.师:我们小朋友也来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吧。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材料,分别制作风筝的什么?

3.请幼儿讲一讲。

4.师:你想在风筝上面设计什么图案呢?

5.引导幼儿交流。

三、幼儿制作。

1.要求:先在三角形的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装上飘带,最后装上线。

2.鼓励幼儿耐心制作。

3.幼儿玩一玩自己制作的风筝。

《风筝》教案7

理想的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师导入: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教师出示提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题反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生字

(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师系统地小结。

3.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风筝》教案8

教材简介: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围绕省十一五课题《回归幼儿世界地方文化主题游戏的研究》我们大班开展了《放飞希望、快乐成长——风筝节》的主题活动。

目标预设:

1、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知道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

2、运用涂、画、染等装饰的方法设计自己独特的风筝。

3、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设计风筝。

设计理念: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孩子们喜欢用放风筝的方式来感受和体验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五彩风筝》这节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风筝的起源以及风筝的独特美,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敢于表征的欲望。

教学准备:

1、风筝的课件,音乐。

2、各种风筝展览。

3、风筝的轮廓画与儿人数相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风筝的谜语:常常一根线,挂在天空中。不怕风来吹,只怕雨来淋。(风筝)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图片,了解风筝的起源1、欣赏风筝展师: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大自然里放风筝。你们有放过风筝吗?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风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教师提问:小朋友欣赏到了哪些风筝?

让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蝴蝶风筝,鱼形风筝、蜈蚣风筝等,其实风筝的种类很多。

2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1)教师出示“龙”形风筝的幻灯片。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形风筝)龙代表什么?(代表中国)教师:没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

(2)故事《风筝的起源》

教师讲故事《风筝的起源》后,提问:是谁在很久很久前发明了风筝?

教师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

3、幼儿欣赏特殊风筝图片。

(夜光风筝)教师:这只风筝很特别,上面有什么?(一亮一亮的小灯)这叫夜光风筝。它适合在白天放还是晚上放?(晚上)为什么?、(最大的风筝)教师:这只风筝长不长?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风筝,有3500米长,这样的风筝一个人能放起来吗?(不能)怎么办?(需要很多人帮忙、合作、团结)那我们平时做事情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要这么样?

(最小的风筝)教师:看见风筝在哪了吗?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只有零点几厘米长,比我们平时用的硬币还要小。

教师: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最长的风筝和最小的风筝是谁做出来的?都是咱中国人制造的,你觉得中国人怎么样?(聪明、能干……)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何感想?(骄傲、自豪……)是的,我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通过观看课件欣赏不同风筝图案,激发幼儿装饰风筝的欲望。

1、教师介绍不同风筝的图案和颜色。

2、幼儿动手操作装饰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多种材料装饰出漂亮的风筝来。

3、作品展示师幼共同欣赏装饰好的风筝。

《风筝》教案9

目标:

1、学会“放风筝”儿歌

2、喜欢讨论风筝的话题

3、了解风筝的各种造型和颜色

准备:

1、儿歌磁带“放风筝”

2、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或者风筝图片

过程:

1、播放“放风筝”儿歌,并与幼儿讨论儿歌的内容,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赏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风筝或图片,并自由讨论。

3、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风筝话题,并激发幼儿对风筝进一步的认识和想做风筝的愿望。

大家动手做

目标:

1、了解风筝制作的基本原理

2、喜欢与他人合作制作风筝,并分享喜悦,交流经验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准备:

1、竹条,细绳,剪刀,纸,颜料,水粉笔等

2、各种风筝模型

过程:

1、拿出几只不同造型的风筝,与幼儿讨论分析“风筝为什么能飞起来”

(1) 发现关键在于骨架重量适宜,左右对称

(2) 风筝有尾巴保持平衡

2、分析出原理后,鼓励幼儿自由分组(3-5人/组),互相协作准备制作风筝。

3、首先鼓励幼儿用喜欢的颜色和形状制作风筝面,再用竹条和绳子做出风筝架

(1) 在画纸上画出风筝的.图案,剪下。

(2) 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 互相交流讨论并适当剪贴修改,使图案更美观,更利于起飞。

(4) 风筝骨架应左右对称,大小适合风筝面。

(5) 骨架捆绑结实,并与风筝面粘合紧密。

4、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协助,并提醒幼儿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全,尽量不要把颜料沾到衣服上。

5、试飞风筝,并做一定修改。

一起放风筝

目标:

1、学会放风筝的基本方法,乐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乐于与朋友合作放风筝

准备:

1、教师确定放飞的地点,时间

2、通知各小组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风筝

3、带上修补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纸,绳子等

过程:

1、确定地点要开阔和安全。

2、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放飞风筝,确定风向风力。

3、每小组幼儿互相协作放飞风筝、

4、若有某小组幼儿的风筝不能起飞,组织大家讨论风筝不能起飞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对称,尾巴轻等问题)。

5、鼓励幼儿探索解决的办法,并对风筝进行改进。

6、教师对活动进行,并夸奖幼儿的表现。

《风筝》教案10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P92—94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熊友谊。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人物喜怒乐情感变化,使学生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难点:感受人物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质疑)

1、识字写字。

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拼音读准字音。

3、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观察一、二幅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的意思,并认读其中的生字。

4、利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抓、莓、吵”三个声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5、重点分析“坏、扎、抓、幸、福”。

1、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幸、抓、祝、福”。

幸:上下结构,右边是“土”不是“士”

祝福:两个字的`左边都是“示补旁”。不是“衣补旁”。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四、教师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20 纸船和风筝

坏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内心喜哀乐的情感变化。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词语。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亮、飘荡

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根据下面问题,找到相应段落。并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小熊第一次拿起纸船,心里可能怎么想。

2、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后来小松鼠放了一只纸船,如果是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三、举行朗读比赛。先小组比赛,一人读,其他成员做评委。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1) 纸船和风筝

风筝

松鼠 小熊 和睦相处

纸船

《风筝》教案11

春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的造型丰富多样、色彩鲜艳。放风筝活动激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每每周一来园,三五名幼儿都会聚在一起交谈放风筝的经历。结合这一社会娱乐活动,我班请幼儿每人自制了一只风筝。在第一次尝试放风筝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场地所限不能自由奔跑,奔跑时相互撞击,风筝被树枝刮住等等。利用幼儿浓厚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活动,不要求幼儿将风筝放得多高,只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 教会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

2.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

3.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材料准备:三组幼儿 斜坡跑道 自制风筝六只 奖品环节:

一 准备活动

1.活动幼儿的全身:头部、上肢、下肢、腹背教师用语: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

2.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

二 基本部分。

1.请六名幼儿放风筝,让幼儿尝试错误。教师用语: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幼儿放风筝

2.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提问:他们六个人谁的风筝放得好?谁的风筝没有放起来,为什么没放起来?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去?小结: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幼儿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与人相撞?

讨论总结: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4.提问: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怎样可以避免呢?

5.请第三组幼儿尝试按正确的方法和秩序放风筝。

6.放风筝比赛。请三组幼儿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幼儿进行比赛,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为放得好又遵守规则的幼儿发奖。

7.总结: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今后在晨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再来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好。

三.结束活动:放松整理:学风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随风飘回教室。

通过尝试,幼儿发现了能将风筝放起来的正确方法,获得了乐趣。规则的制定来自于幼儿的讨论,实际经验,规则的执行是幼儿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得到了幼儿的认可,因而做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可以在活动时请幼儿轮流做裁判,对其他幼儿进行提醒、监督,对不守规则者以一定惩罚如停止一次等。以巩固这些规则,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延伸:放风筝活动可以在每天的晨间体育游戏中进行。每组幼儿一周内流放风筝。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由幼儿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引入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让幼儿观看小朋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而发生事故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所带来的后果。第三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总结出放风筝时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及放风筝地点的选择等,达到了本次活动预定的目标。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的兴趣特别高。

所以我觉得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1、内容贴近生活。

2、形式灵活,为幼儿提供充分讨论的机会,教学过程轻松有趣。

因此活动效果很好,幼儿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风筝》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二、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四、课前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风筝》教案13

1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有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3重点难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一起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4)(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

教学反思:

反思: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非常高,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20纸船和风筝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20纸船和风筝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一起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4)(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

教学反思:

反思: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非常高,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七弓张完评论

优点:

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缺点:

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风筝》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学会扎制简单的风筝。

2、能力目标:

⑴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 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扎制简单的平板式风筝的方法,学会扎简单的风筝。

2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创作出造型各异的风筝。

三、课型

1、实践创造型。

2、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实物展示—引导探究—迁移创新—展示评价。

四、教学手段、设备

1、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2、教学设备: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风筝骨架成品风筝。

五、教学过程

程序

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创设情境

运用古诗《村居》导出“风筝”,运用录像激趣导出“扎”。

让学生背诵《村居》说出“纸鸢”的意思,学生观看录像。教师板题。

揭示课题

明确学习任务

实物展示

教师展示课前制作的两个风筝及八角风筝骨架。

教师展示风筝的同时,请学生观察说出扎风筝的特点:左右对称,及八角风筝的扎制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探究

利用投影仪演示八角风筝的’扎制过程。

学生边听教师讲解,边看教师演示,明确制作过程。

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八角风筝扎制的步骤及如何保证左右对称,感悟制作技巧。

迁移创新

学生基本掌握了扎八角风筝的方法后,迁移发散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别的式样的风筝。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制作技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扎、糊、绘。

增强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合作的风筝。

学生谈创作意图,最后评出扎的优秀的风筝。师生共同总结。

培养学生审美、评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风筝》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2、通过表演唱,增强自信心,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对风筝的形状、特征、玩法有一定的了解。

2、两种不同符号的条形卡纸。

3、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律动。

2、学习歌曲

(1)春天里有一种最有趣的活动,知道是什么活动吗?(放风筝)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放风筝”的.歌曲。

(3)教师范唱。

(4)提问歌词内容。

(5)幼儿跟唱。

(6)幼儿演唱歌曲。

(7)提醒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向相关材料,让幼儿制作风筝,并尝试在幼儿园放风筝。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风筝》教案,《风筝》教案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